蒋场镇首推“教育积分制”,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可兑换研学名额,家校共育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日,蒋场镇一所学校率先推出了“教育积分制”,这一创新举措旨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据悉,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可兑换研学名额,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教育积分制”的实施,旨在激发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积分制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行为量化,通过积分兑换研学名额,让家长在参与学校事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教育成果。具体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积分:
1. 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增进家校沟通;
2.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访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3. 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4. 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家长即可兑换研学名额。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通过研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蒋场镇某小学家长李女士表示:“以前总觉得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参与不多。现在有了教育积分制,我们家长有了参与学校事务的动力,也更有信心支持孩子成长。兑换研学名额,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的成果。”
“教育积分制”的推出,不仅让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了新的途径,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举措,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然,教育积分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积分的公正性、透明度,如何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这些都是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但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积分制将会成为家校共育的新亮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蒋场镇学校推出的“教育积分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为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家校共育,携手同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学校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 麻洋镇水产养殖尾水循环系统全覆盖,水质达标率100%,绿色养殖新篇章
- • 天门糖塑非遗工坊与航天局携手,糖艺太空站模型惊艳入驻科技馆
- • 蒋场镇艾草文化节盛大开幕,艾灸体验馆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 • 拖市镇老裁缝匠心独运,用汉绣复刻《陆羽品茶图》,丝线含茶纤维散发茶香
- • 华中首个县域量子通信基站启用,政务数据保密等级达军工标准,开启信息安全新时代
- • “壹品天门”区域公用品牌估值超50亿元,助力12类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 • 拖市镇无人农场集群启动,200台农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与未来科技碰撞:蒸菜非遗传承人携手分子料理,打造太空脱水天门蒸菜套餐
- • 干驿镇百年蒸笼工坊携手NFT,全球限量999个“数字蒸笼盲盒”惊艳亮相,一秒售罄!
- • 马湾镇侨乡文化馆盛大开馆,千件南洋老物件唤起乡愁记忆
- • 革命家邓初民教育理念融入AI教学系统,十万学子体验红色思辨课程
- • 天门手信TOP10榜单揭晓:黄潭米粉速食版、石家河盲盒成热销爆款
- • 天门河龙舟竞渡升级夜赛,LED龙舟划出“茶”字光影航道,点亮传统节日新风采
- • 麻洋汉江银鱼干出口创佳绩,即食零食包进军日韩便利店市场
- • 水府庙村创新“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村民分红喜获超5000元
- • 张港镇麦秆画合作社成立,非遗作品入驻故宫天猫店,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干驿镇古法榨油坊变身研学基地,学生体验木龙榨日均接待300人
- • 岳口镇黑臭水体治理达标,昔日臭水沟变身滨江公园,焕发城市新活力
- • 胡市镇创新“共享养殖池”模式,贫困户零成本参与年赚分红6000元
- • 农田碳汇交易平台上线,万亩耕地年创收300万元,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拖市镇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正式投用,积分兑换米面粮油助力环保新风尚
- • 武汉纺织大学天门研究院创新研发茶纤维面膜,荣获国际发明专利
- • 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至680元/月,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助力乡村振兴
- • 张港镇公办托育中心开园,助力破解“带娃种田两难”困境
- • 彭市镇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失能老人足不出户享三甲护理
- • “百万册图书漂流计划启动,扫码追踪书籍环球之旅”
- • 蒋场镇万亩药用菊花深加工基地投产,GMP车间直供广药集团创收超3亿
- • 佛子山镇小学建智慧茶园实验室,开启学生科技种植新篇章
- • 天门商帮文化荣登哈佛案例库,AI助力重现历史商业智慧抉择
- • 麻洋镇村村配备智能药柜,慢性病用药扫码即取,便捷服务惠及百姓
- • 多宝镇沙洋萝卜干荣获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展现湖北特色农产品魅力
- • 多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竣工,开启家门口入学新篇章
- • 全球天门商人大会签约额突破800亿,楚商回归项目占比超六成,助力家乡发展
- • 沈家桢航天手稿数字孪生展揭幕,裸眼3D技术重现火箭设计过程
- • 石家河考古工作站开放研学,中学生亲历5500年前玉器修复之旅
- • 卢市镇大暑汉江泼水节盛大开幕,节水喷雾装置引领环保新风尚
- • “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实施,新业态企业首违不罚:助力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 • 麻洋镇小龙虾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每只虾可追溯18项生长数据
- • 岳口医药化工园崛起,华中最大原料药基地助力抗癌药出口额翻番
- • 《清代女诗人王贞仪诗集跨越时空,AR技术助力诗意绽放全球28国语言》
- • 全球天门华侨家谱元宇宙上线,VR技术助力追溯百年移民史
- • 天门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土地流转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
- • 张港镇开启定制校车服务,GPS定位护航3000名留守儿童安全上学路
- • 张港花椰菜饺子年销5亿只,航天冻干技术锁鲜登上国际空间站
- • 老城区空中连廊开建,打造陆羽纪念馆与工人文化宫空中绿道新景观
- • 拖市镇土豆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冷冻薯条直供麦当劳亚太供应链,开启农业产业新篇章
- • 干驿镇沼液还田项目正式启动,助力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 • 皂市镇楚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工,20家非遗工坊签约入驻,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全市脱贫户信用积分系统正式启用,AAA级享水电费减免优惠
- • “侨乡青年科学家论坛永久落户,30国博士齐聚比拼农业AI项目”
- • 多宝镇汉江生态移民新村交付:368户渔民喜迁电梯房,开启新生活篇章
- • 竟陵街道零碳汉服厂获国际认证,太阳能织布机年产环保服饰百万件
- • “天门工匠”培育计划启动,技能人才可直接认定副教授职称,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竟陵街道茶器设计双年展盛大启幕,百位陶艺家共赴“茶与器”美学盛宴
- • 蒋场镇中医馆夜间义诊,艾灸推拿服务温暖万名务工者心
- • 竟陵街道零碳汉服厂获国际认证,太阳能织布机年产服饰百万件,绿色传承引领时尚潮流
- • 岳口镇“365护学岗”正式启动,交警与家长志愿者共筑安全防线,守护28所学校
- • 小板镇航空主题餐厅盛大开业,太空舱用餐体验+航天员同款压缩饼干惊艳来袭!
- • 蒋场镇菊花AI分拣线正式启用,毫秒级识别128种品级,误差率低于0.1%
- • “茶香四溢,器韵流长——30国艺术家竟陵街道“茶与器”国际陶艺双年展共塑茶道美学新篇章”
- • 胡市小龙虾酱料厂投产,麻辣鲜香配方获海底捞亿元订单,开创行业新纪元
- • “小板锅盔智能烤炉荣获德国红点奖,精准控温技术引领烘焙新潮流”
- • 天门国际蒸菜节盛大开幕,全球厨师挑战1吨巨型蒸笼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 深圳电子产业转移园首批30家企业投产,用工成本直降35%,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天门经开区推出人才公寓免租三年政策,硕士博士额外享受安家补贴
- • 石家河遗址区试种上古粟米成功,亩产突破400公斤,再现古代农业辉煌
- • 央视《焦点访谈》深度报道:天门易迁社区后续扶持经验启示录
- • 干驿镇锅盔技艺传承班开班,138名贫困青年学成开店月入过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戏曲宗师米应先动作捕捉数据开源,数字人演绎百种传统身段,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
- • 拖市镇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垂钓乐园,村民分红+务工年增收8万
- • 天门三蒸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九代蒸笼传人复原唐代蒸菜器具传承匠心
- • 拖市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2万人共享汉江直供水,幸福生活新篇章
- • 张港镇花椰菜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年产突破10万吨,户均增收4万元
- • 天门特殊教育学校荣获国际大奖,触觉交互系统助力盲童“阅读”茶经
- • 多宝镇携手新西兰农业学校,共筑畜牧养殖教学资源共享新篇章
- • 皂市工业园华丽转身:文创产业园助力3D打印复刻文物年产值破亿
- • 干驿镇古码头复刻开船祈福,百艘木船挂智能灯饰点亮汉江夜色
- • 天门白马服装城华丽转身,打造农产品电商新标杆,孵化50个千万级网店
- • 石家河遗址博物馆新馆开放,4D影院带您穿越五千年前制玉场景
- • 皂市镇楚剧社自导自演《汉江女神》,精彩亮相央视戏曲频道
- • 佛子山镇陆羽茶饼文创上市,茶圣IP联名款糕点预售秒空,掀起茶文化新潮流
- • 汉江湿地生态走廊全线开放,多宝镇邀您共赏候鸟之美
- • 元宇宙数字人产业基地启用,微软Hololens技术赋能虚拟偶像工厂引领未来潮流
- • 张港花椰菜提取护眼胶囊助力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
- • 天门花鼓戏《茶经千古》全国巡演,非遗跨界融合荣获文华奖提名
- • 胡市镇芦苇艺术季启幕,百名村民用芦花编织巨型天鹅巢,共绘生态画卷
- • 九真镇食品安全快检中心高效运行,学校食材每日公示45项指标,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 • 废弃矿区变身地心探险乐园,磁悬浮滑车穿梭千米矿洞,体验前所未有的奇幻之旅
- • 彭市镇侨乡方言APP发布,助力马来语与天门俚语实时翻译,文化交流再升级
- • 多宝镇汉江龙舟争霸赛端午开赛,百艘龙舟竞渡千年水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 侨胞捐赠文物3D扫描入库,数字展馆24小时跨国开放,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天门中学创新教学,AI陆羽导师系统助力文言文教学效率翻番
- • “卢市镇虾稻共作基地开放钓虾直播,全球网友远程操控机械臂参与共乐”
- • 全国首个县域“共享实验室”启用,科研设备免费用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 • 老年大学开非遗数字课程,VR皮影戏教学吸引银发族争先体验
- • 拖市镇农田认养计划启动,城市家庭可远程监控自家“一米菜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