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驿镇锅盔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培养300名徒弟,非遗工坊日产能力提升至10万片

天门新闻网 阅读:7 2025-08-16 06:35:26 评论:0

位于我国某地的干驿镇,以其独特的锅盔制作工艺闻名遐迩。近日,干驿镇锅盔非遗传承人张师傅喜讯连连,不仅成功带徒300人,还将非遗工坊的日产能力提升至10万片,为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师傅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锅盔制作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他已将这门技艺磨练得炉火纯青。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技艺,张师傅毅然决定将非遗传承发扬光大。在他的带领下,干驿镇锅盔非遗工坊逐渐壮大,吸引了众多学徒前来学习。

张师傅深知,传承非遗技艺,关键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为此,他亲自担任师傅,耐心指导每一位学徒。从选材、揉面、擀皮、包馅到烘烤,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他的悉心教导下,300名徒弟纷纷掌握了锅盔制作技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干驿镇锅盔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张师傅传承的锅盔,皮薄馅多,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张师傅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量。如今,非遗工坊的日产能力已提升至10万片,成为当地的一大亮点。

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张师傅还注重产品的品质。他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确保每一片锅盔都符合标准。在制作过程中,他要求徒弟们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一片锅盔做到最好。正是这种匠心独运的精神,使得干驿镇锅盔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干驿镇锅盔非遗传承工作得到了更多关注。张师傅表示,将继续努力,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干驿镇锅盔。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这一技艺,张师傅还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定期举办锅盔制作技艺培训班,邀请更多爱好者前来学习;组织锅盔制作比赛,激发徒弟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他还计划将干驿镇锅盔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一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

总之,干驿镇锅盔非遗传承人张师傅在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300名徒弟掌握了这门技艺,非遗工坊日产能力提升至10万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驿镇锅盔这一传统美食将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独特的味道。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天门新闻网,天门信息港,天门新闻网站,天门综合新闻门户